在電子設備向 “更小、更輕、更強” 迭代的浪潮中,傳統 “單芯片 + 分立元件” 的設計模式已難以滿足消費電子、汽車電子、醫療電子等領域的集成化需求。而系統級封裝(SiP,System in Package)技術憑借 “將多類芯片與功能元件集成于單一封裝體” 的核心優勢,正從芯片層面重構電子設計邏輯,成為實現 “從芯片到系統” 高效集成的關鍵路徑。2026 年 3 月 25-27 日,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(E1-E5, W1-W3 館)盛大開幕,近 100,000 平方米的展會現場將匯聚超 1,000 家行業優質企業,其中微組裝展、先進封裝展區、半導體制造設備展區將集中展示 SiP 技術落地所需的核心設備、材料與解決方案,為展商和制造業觀眾呈現 SiP 重塑電子設計的實踐路徑與產業機遇。
SiP 技術的核心并非簡單的 “芯片堆疊”,而是通過微組裝工藝將處理器、存儲器、傳感器、射頻芯片、無源元件等多類功能器件,集成于同一封裝體內,形成具備完整系統功能的 “微型系統”。與傳統設計模式相比,其對電子設計的革新體現在三大維度:
在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的微組裝展區,觀眾可直觀看到 SiP 集成的核心工藝 —— 高精度貼片機實現芯片的 3D 堆疊、點膠設備進行芯片底部填充、封裝設備完成模組密封、激光打標設備實現器件追溯,完整呈現從 “芯片排列” 到 “系統成型” 的過程。
SiP 技術的價值,在不同領域的電子設計中呈現出差異化的創新方向,而展會將通過實景案例與設備演示,讓這些突破可感可知。
智能手機、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對 “體積” 與 “功能” 的雙重追求,推動 SiP 成為標配。例如某品牌折疊屏手機的鉸鏈控制模組,通過 SiP 集成了 MCU、姿態傳感器、驅動芯片與無源元件,模組厚度從傳統設計的 2.8mm 降至 1.5mm,同時支持鉸鏈角度實時檢測與自適應調節。
展會的電子組件展區將展示這類消費電子 SiP 模組的實物樣品,搭配表面貼裝設備與電子化工材料(如低應力封裝膠),觀眾可了解如何通過材料與設備的協同,解決 SiP 集成中的熱應力、信號干擾問題。
新能源汽車的車載系統(如域控制器、BMS)對穩定性與集成度要求嚴苛,SiP 技術通過 “異質集成 + 強化封裝” 實現突破。某新能源汽車企業的 ADAS 域控制器,采用 SiP 集成了激光雷達芯片、AI 處理芯片與通信芯片,在展會汽車電子制造展展示的高導熱封裝材料與氣密性檢測設備,使模組在 - 40℃~125℃的寬溫環境下,可靠性大幅提升,完全滿足汽車電子的嚴苛要求。
此外,測試測量展區將演示 SiP 模組的電氣性能測試流程,通過高精度示波器與信號分析儀,驗證芯片間互聯的穩定性,為汽車電子設計提供質量保障。
醫療電子設備(如便攜心電監測儀、血糖分析儀)需兼顧 “小型化” 與 “生物安全”,SiP 技術成為關鍵。某醫療設備廠商的便攜式超聲探頭,通過 SiP 集成了超聲芯片、信號處理芯片與電池管理單元,設備體積縮小至傳統設計的 1/3,同時采用展會電子化工材料展展示的生物相容性封裝膠,避免與人體接觸時的過敏風險。
在展會的E5館的測試測量與質量保證展區,觀眾可看到針對醫療電子 SiP 模組的專項檢測方案 —— 通過 X 光檢測設備查看內部芯片焊接狀態,確保封裝無氣泡、無虛焊,符合醫療行業嚴苛標準。
SiP 技術的大規模應用,離不開設備、材料、檢測的協同支撐,而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正是這一協同生態的集中載體。
此外,展會同期將舉辦 “先進封裝與 SiP 技術應用論壇”,邀請汽車電子、醫療電子、消費電子領域的企業代表,分享 SiP 設計中的工藝優化、成本控制案例,例如某企業如何通過展會對接的微組裝設備供應商,將 SiP 模組的量產良率從 85% 提升至 98%。
2026 年 3 月 25-27 日,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(E1-E5, W1-W3 館),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將為 SiP 技術的探索者提供 “看設備、選材料、學案例、找合作” 的一站式平臺。無論您是消費電子的模組設計商、汽車電子的系統集成商,還是半導體封裝的設備供應商,都能在近 1000 家優質企業的展示中,找到 SiP 技術落地的適配資源。更多展會信息可訪問官網【http://www.whbinz.com】,提前規劃觀展路線,近距離洞察 SiP 如何推動電子設計邁入 “系統集成” 新時代。
1:SiP 技術與傳統 “單芯片 + 分立元件” 設計模式相比,核心優勢是什么?
SiP 技術通過將處理器、存儲器、傳感器等多類器件集成于單一封裝體,實現三大核心優勢:一是空間重構,減少 PCB 面積(如智能手表主控模組體積縮小 35%);二是性能優化,縮短芯片互聯路徑,降低信號損耗與功耗(如 5G 射頻模組傳輸效率提升 28%、功耗降 15%);三是靈活迭代,無需重新設計 PCB,僅調整封裝內芯片組合即可升級產品(如車載控制單元研發周期縮短 40%)。
2:SiP 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有哪些具體應用案例,展會如何呈現這些實踐?
消費電子中,SiP 技術多用于極致小型化場景:如折疊屏手機鉸鏈控制模組通過 SiP 集成 MCU、傳感器與驅動芯片,厚度從 2.8mm 降至 1.5mm;可穿戴設備主控模組通過集成多芯片縮小體積。展會電子組件展區將展示這類 SiP 模組實物,搭配表面貼裝設備與低應力封裝膠,直觀呈現 “材料 + 設備” 協同解決熱應力、信號干擾的方案。
3:汽車電子領域對 SiP 技術有哪些特殊要求,展會提供了哪些適配解決方案?
汽車電子要求 SiP 具備高可靠性與寬溫適應性(-40℃~125℃),例如 ADAS 域控制器需通過 SiP 集成激光雷達芯片、AI 芯片,并保障長壽命(MTBF≥10000 小時)。展會汽車電子制造展展示高導熱封裝材料與氣密性檢測設備,測試測量展區提供電氣性能測試方案(如高精度示波器驗證互聯穩定性),助力滿足汽車電子嚴苛標準。
4:展會中哪些展區能系統了解 SiP 技術落地所需的核心資源?
可重點關注四大展區:微組裝展區(高精度倒裝焊、鍵合設備,呈現 3D 堆疊工藝)、先進封裝展區(晶圓級封裝設備)、電子化工材料展(高導熱封裝膠、低介電基板)、智能檢測展(3D AOI、X 射線檢測設備,排查內部缺陷),形成 “工藝 - 材料 - 檢測” 全鏈條資源覆蓋。
5:醫療電子領域應用 SiP 技術時,如何平衡 “小型化” 與 “生物安全”,展會有相關方案嗎?
醫療電子 SiP 需兼顧體積與生物相容性,例如便攜超聲探頭通過 SiP 縮小至傳統 1/3 體積,同時采用通過ISO 10993或USP Class VI等生物相容性認證的封裝膠避免人體過敏。展會電子化工材料展展示符合醫療標準的封裝膠,智能檢測展提供 SiP 內部焊接質量檢測方案(如 X 光設備查氣泡、虛焊),滿足生物安全與質量要求。
6:展會同期是否有 SiP 技術相關的專業交流活動,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?
展會將舉辦 “先進封裝與 SiP 技術應用論壇”,邀請企業代表分享 SiP 設計中的工藝優化、成本控制案例(如某企業通過展會設備供應商將良率從 85% 提至 98%)。可解決 “SiP 量產良率低”“多芯片互聯信號干擾”“不同領域適配選型” 等實際生產問題。
7:SiP 技術中的 “微組裝工藝” 具體指什么,展會如何演示這一過程?
微組裝工藝是 SiP 實現 3D 集成的核心,包括芯片精準貼裝、底部填充、鍵合互聯等步驟。展會微組裝展區通過實景演示:高精度貼片機完成芯片 3D 堆疊,點膠注膠設備涂覆封裝膠,激光打標設備實現器件追溯,完整呈現從 “芯片排列” 到 “系統成型” 的全流程。
8:對于半導體封裝設備供應商或電子模組設計商,展會能提供哪些合作機會?
設備供應商可在半導體制造設備展區、微組裝展區展示 SiP 專用設備(如倒裝焊設備),對接消費電子、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模組設計商;模組設計商可現場對比不同設備、材料的適配性,與近 1000 家企業的技術專家交流 “定制化 SiP 方案”,拓展供應鏈合作資源。